主题教育简报(第八期)
5月31日,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八期读书班。
第八期读书班现场
第八期读书班,由学校党委委员、校办主任、第一党支部邓以彬同志领学《论党的自我革命》文献《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邓以彬同志谈了自己的体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国之大者”;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是“国之大者”;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是“国之大者”;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这些都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要奋斗的。学校要发展,我们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必须要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我们要坚持党的教育事业,立德树人;增强“核心意识”,我们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看齐意识”,我们要做到担当作为,向优秀看齐;增强“大局意识”,我们要有大局观念。作为教职员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成长为“四有好老师”,才能让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只有将“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我们才能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校党委委员、第一党支部邓以彬同志领学
第二党支部黄晓洋同志领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文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完原文,结合自己工作岗位,黄晓洋同志谈了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到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于个人而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不忘教育初心,首先是热爱。作为年轻教师,只有心中充满爱、充满责任感,才能真正的工作做细、做好、做到位,才能真正完成使命。不忘教育初心,其次是责任。作为教师,要用无限的责任来诠释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因为责任,我们应该有丰富的知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因为责任,我们应该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不忘教育初心,最重要的是奉献。我们就要乐于奉献,将青春许孺子,于盛世做人梯,用爱心去点亮一盏盏灯,在照亮学生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的人生。
第二党支部黄晓洋同志领学
第三党支部刘媛媛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文献《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广告专业科的负责人,刘媛媛同志谈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的体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具有非凡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就是在继承创新中发展下来的。只有创新之泉水流入传统文化之渠,才能让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通过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会更加了解、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从而对自身身份和价值有更明确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进文化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路径。一是加强课堂建设。立足中华民族艺术审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想要有机融入课堂并且取得实效,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综合性地整合地域、文化、人文资源,有效拓展校内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协同配合、同频共振,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更加立体。
第三党支部刘媛媛同志领学
刘媛媛同志分享实际教学案例:锦耀星梦,壮锦文化创意项目设计
第四党支部周颖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文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周颖同志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精神实质,系统掌握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实践要求,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强调要加快构建五大生态文明体系,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的具体成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具体部署。
第四党支部周颖同志领学
用户登录